P1160334--.jpg
「怪我囉?」,好像自己從不會在有罪的那一邊似的。

---

我台南故鄉的家位於仁德交流道旁的「虎尾寮重劃區」,我們家也是幾年前才搬到這來,這重劃區在我兒時的記憶裡連馬路都沒有,更遑論印象了,但現在一片片切割方正的土地上,短期內拔地而起如春筍般眾多的新穎住宅。台南人習慣住透天厝,於是四到五層的連棟街屋在近五年內漸漸鋪滿了荒涼的地塊,像是大富翁那樣的綠色塑膠房屋,付給銀行鈔票後房子就在雙指尖空降土地上。


P1160319-.jpg

P1160320-.jpg

P1160328-.jpg


空地在一晃眼中長出新房子,對我這種不常回家的人並不足為奇,但新房子已經不是我印象中的新房子,這倒令我有番省思。最近出現的新房子已經不是我小時候那些貼滿白色或磚紅色二丁掛的偽歐式別墅,廉價的尊貴奢華不見了,就連建案的名稱也是越來越虛無飄渺。當建案名字與建築連結在一起時,我才驚覺這些不就是我在學校學的設計?評圖場上的用字遣詞、一筆一劃、鑲嵌平板、獨立方盒、隨機開口、混搭材質,當時紙板上的模型今日已經以必須仰頭才能觀看的尺度立在眼前。原來,我身邊的建築,已經是從我這一代人的手中設計出來,我們受相同的建築教育,感染相同的設計潮流,並開始生產建築。我並無意評論這些有如彼得先生房子10號或科比意現代建築被堆疊出來的房子高不高明、漂不漂亮,只是我意識到環境的改變,我已經被推向時間軸的置中點。這讓我想起前些日子去C大學分享當年我在學校做的畢業設計,我已經被列入老中青三代的「中」,再也沒有靠一張嘴天花亂墜的權利,再也不是紙板或3D的桌前天真小天地。那些硬梆梆的巨大建築就這樣出現在我去買乾麵的街角,排排站在真珠奶茶攤的對面,並和我一起渡過未來幾十年的餘生,不會消失。


P1160322-.jpg

P1160325-.jpg

P1160330-.jpg


有天我在FB上看到一個轉貼的國外建築設計案,消息發佈者感嘆地說這個美好建築不須要高超的技術,也不須要建築大師,但在台灣就是做不到。當然身為曾經學習建築的一份子,甚至現在還到學校裡教書的我心有戚戚焉非常認同,但我開始想「台灣做不到」這句話,台灣做不到?到底是「台灣的誰」做不到?當然台灣的建築環境牽涉複雜,也跟著世界正面臨快速的轉變,為什麼做不到很難三言兩語,不過台灣做不到,不就等於正在台灣從事建築的人做不到嗎?我的師長同學們不乏在產官學各界優秀的中堅人才,台灣建築的體質和表情也正操控在這些人手上不是嗎?做不到是說這些人做不到嗎?也許此時誰又提起一個謎團似的「大環境」,不過什麼是大環境?不就是包含我的這些人組成的大環境嗎?這時候做不好要怪誰?或許這幾個字不足以表達建築環境的黑暗、落後、愚蠢或沒有sense,不過建築環境的確就是「包含我的這些人」組成的,政府官員、建築師、教育者的成績單就是台灣地表上的這些建築物,或許再牽拖一下業主、營造廠或評審,最後再歸咎給文化進程的不足,那,文化進程不足,怪誰?(怪大環境。)


P1160326-.jpg

P1160327-.jpg

P1160331-.jpg


也許設計人難免都有勇於批判的苛薄個性,但是當房子是從自己的手中蓋出來的時候,自己就成了被批評的對象,於是說台灣做不到,就是說自己做不到了。所以當我身處其中,就無法再理所當然的像學生抱怨這一切且不會臉紅心虛。看著我家旁邊一戶戶從sketch up拉出來的房子,環境表面上看似有了很不一樣的改變,但難免在哪天台灣「蚱蜢過境」後勢必又馬上成為了被批評的對象,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紛紛表示:「怪我囉?」,好像自己從不會在有罪的那一邊似的。


P1160329-.jpg

P1160332-.jpg

P1160345-.jpg

P1160334-.jpg

P1160336-.jpg

P1160338-.jpg

P1160346-.jpg

P1160347-.jpg

P1160340-.jpg

P1160344-.jpg

P1160342-.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虎尾寮重劃區
    全站熱搜

    船橋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