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00506-.jpg
印度以下,福熊會客室外找。



榮幸受到部落客福熊的網路線上專訪──「福熊會客室」,福熊也是《來自島嶼的明信片:福熊30天台灣環島記》的作者,此單元製作非常用心,訪談寫到了許多書中沒有透露的內容,全文經作者同意轉載過來事務所,希望也能聽聽各位的意見。

以下為訪談全文,轉載自福熊樂多小屋http://blog.roodo.com/winteam

 

--------------------------------------------------------------------------------------------------

各位網路上的朋友,大家好!福熊會客室單元又跟大家見面啦!這次福熊訪問到一位暢銷旅遊作家---船橋彰。去年10月,福熊受邀到台東市的晃晃二手書店分享新書,順道住在書店裡。而船橋彰剛好也是同天住宿的旅客,閒聊後發現同樣有旅行印度的經驗,而且他即將出版印度主題旅遊書。

等到11月書籍問市後,買了一本來瞧瞧,讀罷,深感佩服!不同於市面上泛泛的印度主題書籍,獵奇有餘,深度不足,這書的照片引人入勝,文字細膩有獨到見解,我個人認為是2011年我看過的旅遊書中最棒的一本。於是透過E-mail展開了一場對談,對談內容如下。


--------------------------------------------------------------------------------------------------


對談者:

【船橋彰】

台南一中、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魔羯座O型台南人,不吃水餃,擅長做令別人羨慕的事。三十歲離開建築師事務所,旅行成為生活信仰,持續書寫文字風景─平面風景事務所。( http://funabashi.pixnet.net/blog )

好非主流價值下之亞洲人文風景,並以影像及文字創作重述旅行空間形貌。實驗亞洲旅行信仰倍增計畫,在生活中漸進擴張旅行比重,企圖以旅行維生。曾獲2009第四屆BENQ真善美獎二獎、2010第二屆旅行的意義首獎。現任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兼任講師及自由文字、影像、設計工作者。2011年11月出版《印度以下,風景以上。》


【福熊】

新竹師院美勞教育學系畢業(新竹教育大學),現職國小老師,喜歡帶領學生透過藝術去認識傳統文化與環境生態。希望可以將世界各地的美透過繪畫表現出來,並經營名為「福熊樂多小屋」的部落格。( http://blog.roodo.com/winteam )

曾獲得文建會所舉辦的「全民繪製文化觀光地圖」比賽以及「文學地景旅遊網誌」比賽優選。2010年獲得資策會【第三屆部落客百傑】 「文學藝術類」百傑、屏東縣建設處【屏東部落客旅遊達人】甄選活動優選,以及2011年【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休閒旅遊部落格」決選入圍。2011年9月出版《來自島嶼的明信片:福熊30天台灣環島記》。

 

--------------------------------------------------------------------------------------------------


福熊:

Namaste!(合十)船橋彰,好!印度論壇上曾流傳著一句打趣的話:「只有被印度選上的人,才有機會踏上印度。」船橋彰不只被印度揀選上,還一次連續遊歷了44天,雖然我也去過印度(才11天),不過顯然你爬上「神丟下的繩索」後,挺流連上頭風光的嘛!呵呵!


船橋彰:

(不要叫我暢銷作家啦!XD)呵,說真的去印度一開始真的只是因為旅費便宜,用最少的錢就可以獲得最長、最驚奇的旅行,CP值很高!一方面也比較喜歡亞洲文化,印度又在亞洲這麼具代表性,雖然心裡還是有些小顧慮,不過我還是被印度選上了!回來後發現,衝擊越大的地方才有越大的獲得。本來是預計去一個月,後來想大老遠來了,工作辭了也不急著回去,旅費還允許之下,就又多了半個月。44天也剛好是11的倍數,我喜歡用11的倍數來旅行,11天、22天、44天,希望不久之後也有88天、176天、352天。


福熊:

用11的倍數來當作旅行天數挺特別的,在另一次訪談中提過,習慣一趟用十一天跟一座城市相處,從星期一到星期日都生活過一輪,「等於住十個晚上,住宿的錢也很好算,而且十天也開始打折了!」呵呵!我下次也想試試看。

你曾介紹此書:「這是以一趟印度旅行為題的『旅行文學』作品,影像則以『攝影作品』的角色獨立出現於各章節文末,而不止讓圖淪為文章的注釋。不是花綠取寵的旅遊書,只從純粹的文字與影像中進入我重塑的旅行,透過我的眼和筆來理解或感覺印度。我想重點不是『印度』,而是『我的印度旅行』由一趟旅行作用初見印度的文化陸離。我不想只當個隱形寫手然後消失在云云旅遊書之中,主觀是理所當然。印度是個引子,旅行才是我真正想說的故事。」

身為讀者,我可以感受到你的企圖,即使抽掉照片,此書歸類為旅遊文學類是夠格的。此書分為「離開之前。」、「印度以下,」、「風景以上,」和「台北之後,」四部份,將歷程、觀察與心得收攏。我喜歡這樣的歸類方式,大體上遊記編排以時間順序、區域或主題為原則,此書集合了以上優點,請問你怎麼決定這架構的?在腦中醞釀成形的過程為何?

 

船橋彰:

當初回來後並沒有想到要出書,是從部落格開始寫起的,很直覺的從最有感觸的主題寫起,鐵道、捷運、印度人、烈日等,一路寫下來。後來寫到一段落才發覺我該走進城市裡,寫起真正描述城市的遊記。「印度以下,風景以上。」這書名是我一開始就決定的,雖然後來出版社有些市場行銷上的質疑,但最後還是過關了。這也剛好非常適合用來當這兩個部分的章名,「印度以下」寫關於印度以下的住行吃喝等橫向的擷取,「風景以上」則寫城市的遊歷,但不只單純寫風景,我更關切風景之外的獲得,是縱向的記錄。於是整體成為了「印度與風景之間」的旅行故事,重點暨不是印度也不是風景,而是介於之間不容易清楚被定義的所有感想,但若沒有印度也沒有風景,這些也不會出現。就像我們寫「讀書心得」,而不是寫「書的介紹」。可能也因為學建築的緣故,我很喜歡這種有空間感想像的書名。

完成後,前言與後續也需要命名,既然本文用「空間」概念出發,前後文就用「時間」關係來命名。「前後」對應「上下」,「離開」(時間)對應「風景」(空間),「台北」對應「印度」。其實這是很「設計」的玩法。

 

福熊:

原來書籍命名的由來是這樣子啊!我當初第一眼看到書名,覺得字對得漂亮,但無法順利用一般思考來理解,心想作者應該有特殊的用意。而且船橋彰挺有主見的嘛!我的書名都丟給出版社想:P

關於寫書,我的寫書過程是痛苦的,不只要用力召喚過往的回憶,篩選素材並重組頗為傷神,古人也用「嘔心瀝血」來形容寫作。此書製作用心,船橋彰應該費了不少心思吧?你總共花了多少日子寫這本書?又有何特別痛苦或喜樂的寫作時刻?

你在個人部落格記錄了與出版社為新書封面交手的過程(還好我沒有這樣的煩惱:P),當作者和封面設計師是同一人的時候,藝術家理想與市場取面兩邊拉鋸,消磨與體諒成了必經的道路,關於書籍內容還有其他需要「妥協」的地方嗎?


船橋彰:

由於並非一開始就以出書為前提書寫,與出版社簽約時大約就是剛開始要寫「風景以上」部分時,所以「風景以上」就是以出書為前提寫的了,字數得控制,書寫也不能太草率,但又要顧慮不要因此失了個性。而「印度以下」大多是改寫原來部落格裡的文章,濃縮、擴寫、重寫,都有。

2010年5月出版社第一次與我連繫、9月簽約、2011年7月才完成所有稿件、11月正試出版,其實已經比原定計畫慢了半年左右。途中進度時快時慢,甚至一整個月都沒有任何生產,大約有一半是在截稿前一個月完成的。所以要說寫了多久有點難定義。但我在意出版日期離旅行越來越久會令我心虛,也越來越不新鮮。但是另一方面看,讓越多時間過濾下來的感想和記憶卻可以比較精煉。不過寫書這段時間我一直和印度關係密切,好像真的還在旅行一樣。

關於文字內容,出版社完全沒有干涉和修改,只希望我善用建築背景的觀點來書寫,這點我很慶幸我遇到一個好的出版社,可以讓我完全發揮。比較有需要協調的是行銷方向和視覺設計上。偏偏我也是設計師,所以在這方面也有我的想法,所以也參與了一部分,包含封面和內頁圖文字的編排方式。我們當然會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我的做法是表達我的意見,不過決定權還是在出版社手上。畢竟書不只是創作,他更是個消費商品,其中成分多寡也就看出版社的運作風格了。不論如何,即使最後成果不到我心中的「完美」標準,但結果是不差的。

 

福熊:

結果挺好的啊!這就叫做好事多磨吧!:)

這本書獲得許多名家推薦,其中資深部落客工頭堅稱讚道:「我喜歡讀建築人寫的文章,因為他們總能夠在小到一棟建築、大到一座城市的環境中,讀出比一般旅人更多的空間感受;而如果這位建築人的文字又能富有詩意、寫出旅行中細微的觀察與人間的體會,就更難能可貴。」

當我閱讀「風景以上,」章節時,文字中傳遞的空間感受特別濃厚,應該是作者本身建築專業所致。雖然旅人因時間有限在城市中所接觸的片段如盲人摸象般,但船橋彰總能以步行度量和感性文字畫出城市的輪廓藍圖,讓讀者瀏覽概要。我認識一些建築師,他們理性與感性兼具,算是左腦和右腦比較平衡的人類。這跟魔羯座(謹慎、有耐心、守紀律)O型(率真、熱情、活潑)有關係嗎?


船橋彰:

我一向對星座血型沒甚麼研究,但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就像我覺得我傾注了極大量浪漫來寫書,但至少聽過兩個以上的人覺得我的書寫得很理性。我自己也有點糊塗,所以我猜測,有時候感性是透過理性來表達的。這跟我喜歡閱讀日本翻譯文學有關,日本作家常描寫生活裡的小事物或現象,用很簡單的筆法來敘述,但其實讀起來是浪漫的不得了,並令我深受感動,那些文字很寫實卻很感性。

我的寫作與建築教育很有關係。其實建築教育的內容外人很難理解,房子怎麼被蓋起來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部分在討論社會、藝術、人文、城市等等。但不論什麼訓練,「非常細微的觀察力」是每個學生必學的功夫。但觀察到以後要理性還是感性的用,則是看個人喜好。我想我的感性與理性的部分就是在建築教育裡被併置、拉扯出來的,老師要我們很感性的出發,又要我們很理性的整理分析起這些感性,我們在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一向是雙重角色,並要懂得適時的切換。可能星座血型真的有關吧,但建築教育的影響更大。

我一向把寫文章當成設計來做,放鬆、緊湊甚至留白,重複、斷裂、錯置或對調,都可能用在文章裡,文字、句子、段落、篇章就是尺度規模不同的設計元素,但終究目的是讓自己和讀者有所感觸,並且有新意。

 

福熊:

提到非常細微的觀察力,我覺得此書另一個特殊之處在於記錄了從加爾各答機場到回國之間那一點一滴誘發家鄉印記的過程,以及「回來後步入原有生活前的適應期」中,以印度觀點觀察台灣的趣味事物。少了這些細小且無關主旨的記錄,這本書就不完整了!除了文章收尾的功用之外,也算是召魂的過程吧!有人的心還留在愛琴海, 應該是沒有好好把在外流浪的魂魄收回來:P

博客來的讀者如此評價此書:「為什麼推薦《印度以下,風景以上。》這本書?因為這是台灣出版印度相關旅行文學歷來最理性的作品。我們實不需要再聽誰轉述對這國家的大驚小怪,網路報章流傳出來的已夠島國之民更驚懼狹隘地想像。朋友老是問我為什麼熱愛印度旅行(第5次出發在即),辭不達意的我感謝這本書,幾乎幫我回答出心裡滿分的答案:因為,並非全然是這國家的種種,還有旅行者和環境之間的交融、消化、沒有偏見的無懼無愛。」

有的旅人感受力不強,收穫淺薄;有的旅人感受豐富,但辭不達意,拙以向外人道。此書用清淡的筆調積累字字句句營造了氛圍之網,捕捉到那些難以名狀的東西,寫中旅人的心坎。這樣的程度,除非是天才,要不然需要大量的閱讀和長時間的寫作鍛鍊才能做到,請船橋彰分享以往的寫作歷程和偏愛的作者吧!

 

船橋彰:

我是高中聯考國文閱讀測驗五題錯四題的人,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從事文字相關工作,甚至出了一本書。我會開始寫字,是從寫樂團節目冊上的文案開始的。當時我自大的認為「建築師是萬能的」,從文藝復興時期就這樣了,於是我一定也可以寫字。一開始單純的堆疊出沒人看得懂的文字(有時連我自己都不懂),表達一種感覺。我認為文字和藝術或電影一樣,是拿來感覺,不是拿來看懂。看懂只是一種邏輯合理性,那並不重要。所以當時喜歡把文字拿來拼湊,就好像畫了一幅設計圖,需要讀者各異的想像,作者並不須要把文字寫死。

後來寫部落格也喜歡用這種方式,用不是那麼常見的字句來敘述一種感覺,用另一種方法來描述一個習以為常的事件。一直到了印度行回來後才真正開始文字工作,是幫雜誌採訪寫稿,一直到「印度以下」才算有第一本作品。字組成文,文疊成書,好像才看得出一點點風格。其實自己的寫作風格什麼的,都還在試、還在學,一切都還只是像做實驗一樣。

我最喜歡的作家是日本的「吉田修一」和「石田衣良」,他們都擅長描寫都會人的負面情緒,孤寂、疏離、犯罪等等,還有敘述環境的筆調也是我很喜歡的風格,文字很淡、很平靜、不花俏,但足以令人掉淚、令人感同身受,那也是我想達到的境界。他們有一個共通性,就是要表現一個主角時,通常是透過描寫周遭的配角來完成,寫B時其實是想表達A,雖然不直接,但那是更深刻的。總之我想再用更簡單的文字來寫,但描寫的方法是更巧妙、更新鮮的。

 

福熊:

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曾經說過:「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文章要寫得淡寫得婉轉但感染力深刻,確實更難。

前幾題好像太硬了,接著聊一些軟性的話題吧!船橋彰在印度的旅程當中,不只觀察建築物的造型與配色、也觀察當地人的文化風俗和生活作息,更注意同為黃皮膚的東亞臉孔背包客的舉止,尤其是韓國女孩!(笑)

有的背包客穿著融入當地,行囊輕便,一派灑脫隨遇而安;有的將行李層層上鎖,抱得緊緊的,想出國開開眼界,心態卻放不開。在你的觀察歸納之下,因為國情的養成背景關係,同國籍者會有類似的性格表現。這些角色的出現,不僅點綴了本書內容,也多了色彩。但隻字片語讓讀者我意猶未盡,可以多談談你那些萍水相逢的「朋友」嗎?(聳眉


船橋彰:

老實說我自己也放不開,我覺得我「裝熟」的功力還有待加強。不是很容易就跟外國人混熟,尤其語言上也存在一點隔閡。所以當雙方都用菜英文來溝通時,反而覺得自在了,所以跟亞洲人的互動會多一些。我滿看不慣那些英語系國家的老外,憑什麼覺得全世界都得說英文?憑什麼想用英文就走遍世界?一對一OK,若要融入一群白人老外我就嫌累,說來我還滿沒有旅行者的氣度的,是還滿自私的,哈!也許這樣對旅行的觀察是比較內斂的、自言自語的。

印度的外國旅行者很多,台灣旅行者就很少遇到,亞洲則多是日韓遊客,台灣女生則是一個也沒碰到過,可能台灣人對「旅行的用法」還比較單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為什麼韓國女生都不會曬黑?還敢一個人就跑來印度?我就對想隻身去印的台灣女生說,韓國日本女生不擔心,台灣女生在擔心什麼?

嗯?是不是離題了?哈哈哈!(其實是遇到的「朋友」並不多啦XD...)

 

福熊:

哈哈!若你算是放不開,那我就屬於自閉型的吧!我實在沒有信心用不流暢的英語跟外國人溝通。

另外,因為出版此書的關係,你辦了六場新書分享講座加三檔印度旅行文件展,台灣的北中南東部都掃了一遍。有的講座,設計讓讀者席地而坐,一邊聆聽,一邊體驗印度車站大廳的fu;有的場地規模小型,氣氛熱鬧而溫馨;在誠品的場次想必是較莊重正式,有名師授課的架式和格局。請船橋彰談談連續幾週密集分享的心得和各地粉絲的特性吧!(有熱情讀者獻吻之類的嗎?XD)


船橋彰:

我很樂意有很多活動,可以和別人分享作品我很開心。但是這也是我第一次需要在短時間內講同一個主題這麼多次,一開始會覺得講重複的梗自己會心虛,不過後來覺得讀者不同也都是第一次聽,就辛苦自己都當作是第一次講,才能有感染聽眾的熱情。每一次的投影片也都會做修正,我會試著猜測每個場次會來聽的人有哪些,決定該放哪些章節,不過投影片一場場下來是越刪越多,是因為我想放慢自己的速度,把一個個故事講得再從容些,而不是每次都在超時後急忙講過。以前比較貪心儘想塞入更多投影片,後來就學著表演一場精煉的演說。

當然聽眾的反應是會影響演說者熱情的,台南誠品主場人最多;台北nido場氣氛最好,都是有興趣專程來的朋友,沒在書店就覺得那是自己的場子,要快要慢發揮的最盡興。因為素素的邀請在台東特別又多了一場,一周去了兩次,台東成為了場次密度最高的縣市。反正我也喜歡趁著講座各地跑,一邊工作一邊玩,又是與讀者分享自己的書,是很好的經驗。我很喜歡回答讀者發問,但常常時間不夠或是讀者比較害羞,機會不是那麼多,比較可惜。(獻吻倒是沒有啦,哈哈哈。)


福熊:

呵呵!能夠與讀者直接互動是很棒的,雙方都會有收穫。因為旅行而出書,又因宣傳書籍而增生了許多旅行機會,如此無限循環,也算是好事啊!

除了台灣之外,船橋彰迄今足跡踏過曼谷、東京、首爾、上海、新加坡、印度等地,理直氣壯地宣示信仰旅行的你,目前已經決定下一個長途旅行的目的地了嗎?如果沒有明確標的,那你的旅遊地候選名單排序為何?


船橋彰:

如果撇開下本書寫作的方向不談,那麼88天的中南半島從越南到新加坡、176天的中國,是我計畫內想完成的。另外有時常會迸出一個想去的地方,但沒有什麼原因,只是因為我對那個地方沒有概念,也很少聽過別人談論起。比如印尼,除了峇里島我們還知道印尼的什麼?這是我最近想去一探究竟的地方。起因是印尼有個名為solo的城市吸引了我的注意,只是因為一個名字而已。說不定一樣去個44天,就可以寫「印尼以下,風景以上。」書名只需要改一個字,但有沒有市場就是另一回事了,哈哈。至於比較熱門的聖地不缺遊客,倒不急著排進計畫裡。而南印度,是一定會再回去完成的。

如果是台灣,我倒想用些計畫來進行,我想在每個縣市都各住上三個月到半年,把台灣住上一圈。反正我是個自由工作者,只要有電腦就能工作,倒不用一定要住在哪個城市。這個計畫其實是很令我心動的,而且難度不高,希望真的能完成。


福熊:

我對「印尼以下,風景以上。」挺感興趣的,除了峇里島之外,印尼有上萬個島嶼,一定有豐富的山光水景和風土民情,希望船橋彰能夠真的完成(但應該會因坐船而吐到不行吧!)蔣勳的《少年台灣》文案提到「為一個奇特沒有聽過的地名出發吧,揹起背包,隨意坐車,搖晃去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台灣本身也頗值得探索的,同意用居遊的方式深度認識各個角落。

最後感謝船橋彰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福熊訪問,挖掘成書的過程,讓讀者瞭解更多背後的不為人知的祕密。敬祝新書大賣!(握手)


船橋彰:

這個對談模式很有趣,文章寫起來不用像寫書那般拘泥,很輕鬆,也能談到書的創作過程。感謝福熊的邀請,不然我應該不會把這些寫出來!在此也祝福熊的書繼續長紅!

 

(完)

--- 

P1200509-.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福熊會客室
    全站熱搜

    船橋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