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00435.jpg
紙下建築/來自里港的紙磚造屋經驗
採訪、攝影-沈憲彰

---

P1000296.jpg
紙與屋
無比堅實的力量

 

紙是關於書寫與文化的材料,揹負了萬字千言之外,亦吸收了所有無形的養份,也許看似形而上,但其卻來自真實的蓊鬱森林,化身之前是棵擁有堅硬體態的樹木。此時頂上建築的木結構與手上書本的紙張,透過森林的還原竟有如此密切的聯繫。來自異國的JOHN與里港的土地,兩者看似意外的拼貼,也有著美麗和諧的成果。生於加拿大的JOHN,長期定居於紐西蘭後,下一站來到台灣屏東,與妻子吳連春共同經營著一個真實的夢。一片土地、兩個人,他們靠雙手築起一個來自於自然的房子,裝著理想生活。

 

 

P1000364.jpg

JOHN定居於紐西蘭時,在政府的建築執照審查部門工作,同時也從事建築教學工作,來台灣之前已經有五次親手造屋的經驗,在台灣與太太SHELLY共同以英語教學為業,同時也在大學裡兼課。平時除了教學,JOHN把大半時間都花在農莊裡,親自動手做是他的興趣,木作、泥作、彩繪玻璃、園藝甚至機械裝置等,都具有相當的專業與美學水準。只要可以自己動手完成的絕對不假手他人,是他的原則也是堅持。JOHN並不因為台灣的約定俗成而妥協,許多台灣師傅做不到的,他也想盡辦法嘗試並設法克服,有著十足的實驗精神,其身上血液裡的異國因子沒有消失,許多觀念、作法或文化習慣至今都依然扎實存在。

 

P1000318.jpg

「大茉莉」是農莊的名字,來自JOHN的家族姓氏”LAMORIE”,透著彩繪玻璃的斑斕色光立在農莊大門一旁,三個中文字似乎寫著JOHN沒有消失的鄉愁。延著小徑一進到農莊,迎面而來可見三面國旗飄揚,由北至南依序為加拿大、台灣和紐西蘭,理性的秩序排列下也躲著感性的思念。三分大的農莊裡,水池、小屋、涼亭與工作間錯落得從容,除了夫妻倆,還有一條受英語教育的小狗和悠遊湖面的鴨鵝,這些場景似乎拼湊出JOHN兒時家鄉的那片小農場。靠雙手經營起來的環境,堅持著經濟低限與環保,企圖讓這片土地永續活化。因此在造屋時因為朋友的建議,有了用紙造磚成屋的想法,一路嘗試、實驗下來,完成了一棟獨有的白色斜頂小屋,這個建築不僅宣示了一個新的建築材料及工法,更為地球吸收了多餘的負擔,因為這棟建築的材料來自於回收的舊報紙、廢木料。

 

P1000345.jpg

紙屋一如繆斯女神手指的原始小屋(primitive hut),造型簡單樸實。大片的斜屋頂與白牆,掛上十二扇高低錯落的外開木窗,東西的山牆嵌上彩繪玻璃圓窗,七彩的光線隨著太陽的起落暈染屋內的白牆及地板,使屋子本身就是個光的容器,不同時間就有不同的光景刻度與氛圍。雙交叉剪刀式的木結構屋樑設計來自JOHN的巧思,這種獨特的構築方法在台灣並不常見,使用傳統材料下的設計並不因此繁複,使抬頭時的室內風景也顯得輕巧俐落。木結構下方敞開了20餘坪的大空間,沒有多餘的瑣碎隔牆,平時可做為教室或任何彈性空間使用,與農場一樣的開闊自由而舒適。陽光灑落紙磚牆的溫潤感覺,帶出人與建築皆出於自然的聯想,提醒我們無時無刻應該珍惜腳下的地球。屋裡南面的牆上,木料框著紙磚牆未完成的一角,這特別留下的框景讓人透視紙屋的構成,同時也展示著清晰的證據。即使只是一張舊報紙也有無比堅實的力量,足夠撐起庇護我們的屋頂,不容忽視。

 

P1000282.jpg

 

P1000498.jpg
實驗與實踐
纸張成屋的構築

 

原本用紙做為建築材料並不在JOHN的造屋計畫內,只因為來訪美國友人的一句話,就激起了JOHN對紙磚的想法及熱情,當時屋子的柱樑主要結構剛完成,一項新的材料及工法就這樣介入了這棟建築以及JOHNSHELLY夫妻倆的未來生活。紙磚在JOHN的建築經驗裡來說是陌生、且從未聽說的,更是一項特別的挑戰。於是他便著手上網蒐集資料,了解紙磚的材料特性及應用工法。紙磚雖然由紙漿構成,但卻具有防火的功能,並且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同時原料也相對便宜。基於各項優點和環保的使命,紙張成屋的構築就這樣開始實踐了起來。

 

 

P1000382.jpg

紙張成漿紙漿攪拌拖車

完成一棟建築需要大量紙磚,那麼勢必須要從設計攪拌紙漿的機器開始,才能省去更多工時及人力。首先,JOHN從汽車解體廠買來了後輪轉動承軸,再把轉動軸嵌接在一個裝載圓形大塑膠桶的拖車,並在桶子底部安裝了來自除草機的旋轉刀片,其動力來自與拖車相連的轉動軸。同時為了使桶子底部的紙漿容易取出,也設計了類似水龍頭的簡易開關裝置,攪拌紙漿的機器雛形於是設計完備。由於攪拌拖車的動力來自另一台車子的拖行,進而拖車輪軸的旋轉帶動攪拌機刀片的運轉。所以JOHN必須開著小貨卡掛著攪拌拖車繞行800-900公尺,才能完成一次紙漿的攪拌。而這個在鄉間小路上的特殊景象,讓農村的鄉親們嘖嘖稱奇,同時也好奇這個瘋狂的怪國人到底在幹些什麼。當然嘗試的過程並不是如此順利,途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經過多次的實驗,改善了強勁的運轉力道使拖車分離、桶內紙漿大量溢出等等缺失。 

 

 

P1000298.jpg

紙漿成磚
模具灌漿後風乾

紙磚的材料為回收舊報紙、水泥和水,若需要其他色彩,則可添加有印刷顏色的傳單。紙磚的灌模施作比混凝土磚更來的輕便省力,因此利用回收的合成板材就可製成紙漿成型的模具,模具使用過後只要經過高壓沖水清洗就可再重複使用。每個紙磚模矩為15cmx15cmx40cm,每次攪拌混合的紙漿可以做出18-20個紙磚,在紙漿灌入模具的24小時內不可移動紙磚,讓風和陽光自然的乾燥。待水份乾燥完成後,每塊紙磚的重量從4.5-5公斤減輕為1.2-1.4公斤,質輕的特性是紙磚勝於混凝土磚的最大優點。JOHNSHELLY合力完成了1300多個紙磚,並在台灣的雨季來臨之前,把風乾後的紙磚移至工作室存放,等待日後合適的工期再派上用場。

 

P1000299.jpg

紙磚成牆紙磚牆的構築及工法

 

預留好所有管線的位置,用長水泥釘加強地板與牆面的力量後,便可開始砌磚。紙磚的施作相當簡單,因為質輕的原料使磚易於切割,用手鋸即可輕易操作。JOHN也曾嘗試使用電鋸,但因電鋸會造成極大的噪音及粉塵,除了有害健康,還得多浪費清理的時間,還不如使用手鋸來得省時且環保。由於含水量不同,乾燥成形後的紙磚尺寸略有差異,所以需要紙泥漿的補強協助,使磚牆的水平面及高度保持一致。磚牆砌成之後是牆面的粉刷修飾,粉刷的泥漿經過了多次的反覆實驗,才測試出最好的水、細砂與水泥的比例。JOHN更改良了台灣泥水匠常用的抹牆工具,讓他可以更順手合用。JOHN為了因應台灣多雨的氣候,在牆的防水性上下了更多工夫。他在房子的向風區增加了一道抹牆的步驟,並引用來自紐西蘭的工法,在其中運用了台灣農村常用的雞網增加強韌度,防止牆的表面因陽光的曝曬而變形或乾裂。最後在牆的表面先後抹上熟桐油和Dow Corning’s Allguard。這個融合台灣材料和紐西蘭技術的工法,成功的克服牆面滲水的問題,也挺過了八八風災的考驗。JOHN表示,因為缺乏紙磚操作與台灣多雨、多颱風的氣候經驗,一切都必須從嘗試中獲得,也許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預期,但這都將是最寶貴的過程。

 

P1000439.jpg

P1000448.jpg
材料與價值
實用生命的延續

 

JOHN除了教書以外的時間,成天都待在農場這個小天地裡,用他的熱情和建築知識,敲打出他的理想世界。他的工作室獨立位於紙屋的對面,裡頭的工具ㄧ應具全,並且全如展示品般陳列得一絲不苟,可見於他對設計工作的熱衷和完美態度。工作室的屋頂是兩片上下脫開的斜頂,光線從錯開的屋脊滲進屋內,讓室內的工作環境在白天省去額外的電力照明。環保的精神更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表露無疑,JOHN平時就有收集材料的習慣,撿拾來廢棄的窗框、木料、磚瓦等可能用得上的材料,都置放在工作室外的棚架裡,是個建築材料回收中心,他相信這些材料都有再被賦予生命的一天,他認為材料的生命不會消失只會被遺棄,物盡其用是最基本的原則,而他之前的作品也足以作為證明。

 

P1000513.jpg

紙屋後方是個多功能的半室外涼亭,室內的屋瓦全來自太太SHELLY的老家。兩年前老房子要拆除前,JOHN盡其所能的保留了屋瓦和窗子,不僅延續了瓦片超過50年的歲月,也保留了太太的的童年記憶。涼亭的長凳也是厚重舊枕木構成;紙屋與廚房之間有個簡易的淋浴間,回收竹條編成的外牆通風透氣,是南國建築適應氣候的獨有省能作法。踏上纸屋前的四步階梯,是廢棄汽油桶切開後灌入混凝土而成,圓形的鐵皮同時是模具也是踏階的獨特造型。纸屋的12扇窗全都來自回收的檜木,這些材料都因運用得宜而再顯價值和生命力。

 

P1000472.jpg

正在建構中的PIZZA小屋,是JOHN現在工作重點所在,建築也將繼續沿用纸磚作為牆體材料,第二棟纸屋有了先前累積的經驗,將減少許多錯誤的嘗試,並縮短工期。PIZZA屋的結構木料來自學校報廢的黑板,原來擱置粉筆的溝槽還清晰可見,JOHN不僅讓木料延續了生命價值,也讓木料歷經了完全不同的生命歷程。也許對木料來說,真實生命只活在蒼蒼森林裡,但木料實際延續存在的實用生命價值卻對建築和環境有不同意義。如同農莊入口的木製大門,木隔柵上的圓形孔洞並非特殊加工的設計,其原本擔任著電話線桿的角色,也因為截然不同的生命角色轉換,延續了材料的環保價值。

 

P1000379.jpg
生活與理想義務學習的功課

 

JOHNSHELLY來說纸磚造屋不只是ㄧ項技術或新建材,農莊生活也不只是退休養老的享福,透過材料生命的再生,永續環保的生活概念才是他們想要推廣、教育給大家的。JOHNSHELLY在平時工作之餘接待團體預約的參觀學習,在偌大的農莊裡可以看見他們樂活的生活方式,可以看見創新材料完成的建築,可以看見舊材料如何復活再利用,除此之外更可以一睹纸磚的製作過程,甚至有機會親自動手參與。他們不只想要一個悠閒舒適的農莊,還要賦予這裡成為一個值得學習的生活場域。JOHN並不吝於分享他的建築專業,因此除了ㄧ般民眾的學習活動,他們也歡迎專業的建築學校科系或公司單位,希望透過更多建築專業人士的了解並推廣,讓纸磚造屋這項技術更成熟,進而激盪出更多的應用及成果。他們相信對生活環境和地球資源的關心,不論對ㄧ般民眾或建築專業人士,都是一門應該義務學習的功課。

  

P1000520.jpg

P1000500.jpg

JOHN
SHELLY一起在里港市區裡經營補習班,原本農莊只是一個業餘的休閒,主要住處還是位於補習班樓上,而現在生活重心已經漸漸的改變,每天花更多的時間在這個鄉間小路才到得了的農莊。辛勞卻滿足的親手構築加上更親近土地的種植和飼養,只為了一種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農莊裡的生活越來越豐富,除了即將完成的PIZZA小屋外,他們計畫不久的將來在湖邊造起幾間水上小屋,讓更多人可以和他們一樣,用更多時間親近這裡,讓他們親身體驗滿足的生活並非只來自耗電排碳的聲光娛樂。雙手雙腳對自然的踏實和付出所獲得的,才能更真實的沉澱在身體裡。JOHN以一個外國人對台灣土地的以身作則,希望更多人能因為這裡而改變,對土地和所居住的環境付出更多感情、也更珍惜。

 

P1000367.jpg

P1000289.jpg

來自於自然珍惜換來回饋

 

每年農曆春節前家家戶戶忙著大掃除,除了清潔家裡的環境外也同時除舊佈新,里民們把不要的家俱集中置放在JOHN補習班前的廣場,ㄧ件件舊沙發、桌椅或櫥櫃就像個沒人愛的棄嬰,悲情的靠在一起,等待清潔人員運走。JOHN常常望著那些家俱感嘆,認為台灣人為什麼要把還有用的東西丟掉?這些在他眼中是寶物的孤兒,也許款式舊了點、木皮脫落起翹或斷了一腳,但只要經過改造都可以在生活中展現另一個新的樣貌。或許現在大家的經濟狀況富裕了,但擁有的時間卻變少了,反而對於舊物件的修復改造已經失去耐心,只想即刻掏出荷包就可以換來新的物質享受。不過不久後物件又進入舊了就被丟棄的循環。也許JOHN手上的工藝技術不是人人都有,但回收舊材料或物件再利用卻是個馬上就可以建立的觀念。我們生活中每一樣使用的物件,都取用了自然的一部分,耗費了自然的資源。如果每個物件、每樣材料的壽命都延到最長,那麼環境留給我們的就會更多。如果珍惜可以換來環境更好的回饋,為什麼不做?一張紙和可以居住的房子,表面上看來雖然獨立不相干,但當我們伸出手去觸摸感受,就會知道他們都來自於自然。

 

 

 

P1000525.jpg

---
延伸閱讀/
「紙下建築/里港紙磚造屋」相片集

---
本文同步刊登於GREEN[綠雜誌]vol.5 2010年6月號
GREEN vol.005 COVER-.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船橋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