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店說來矛盾,同時承載著流浪漂泊與家的感覺。



        從小我就喜歡住旅館,那切斷所有原來熟悉線路的空間,令我像個搬家後的轉學生,新鮮的氣味讓我放鬆、沒有絲毫牽掛。
        旅行,某些意義上與回家是相反的,所以流浪、飄無定所,所以必須暫居旅館,明天再繼續啟程。旅程裡,每天每天都重複著,除了在夜車臥舖上度過的日子。因為沒有家,旅館暫時扮演旅人家的角色。不同的是,家裡只有自己一個人,而且可能一兩天就得搬一次。其實,就算不是旅行,很多人確實過著這種漂浮及孤獨的日子。在台北市,每天下班後搭捷運回到獨居的小套房,一句話也沒說,幾個月後因為換了工作,也搬了家。旅行、流浪與生活,看來似乎找到了某些關連性。當兩邊都發展到極致以後,產生模糊的交集,那邊才是流浪、旅行?那邊才是生活?











        這是我在Varanasi住的旅店,Vishnu rest house。
        瓦拉納西是印度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因為恆河之所以成為印度最神聖的城市。即使神聖,卻藏不住美麗且真實的生活景緻。這家旅店緊鄰恆河,寬敞的露台、通透的半室外空間貫穿其中,房子依河階地形而建,沿著樓梯往下走,就到了恆河邊。一天單人房只要100RS(70NT),沒有一塵不染的床單與地板,更沒有熱水淋浴和空調,有的是享用不盡的虛無飄渺。

    

     





        打著赤膊的老闆,看來隨性不拘,引我看了房間,談好了價錢,我就決定住下來。只因為藍色牆壁上的那顆紅心,點燃了我。瓦拉納西是我在印度倒數第二個城市,見到沙塵滿布的床,我並不感到驚訝與厭惡,把沙塵從床單上抖落、翻面,就躺上去睡了一覺。床上常爬滿螞蟻,壁虎、蜘蛛都是常客。兩扇直面恆河的窗,穿過極厚的牆壁,早上四點就傳來河邊洗衣服的拍打聲,七點不到陽光就會直射進房間裡。對於到印度的背包客來說,乾淨的環境早就被遺留在幾千公里外的家。一個多月的印度旅行早使我看不見眼前的灰塵,看見其他更重要的事物。這些有精神的旅店,是背包客旅程裡用來找到寶藏的地圖。













        樓下來自西班牙的房客,每天早上練習印度竹笛,我下樓與他攀談。他第四次到印度,長久以來到印度學習瑜珈和音樂,每次來都待上好幾個月,前些日子聖誕節回西班牙工作完後,又回到了印度。他熱情的向我介紹印度音樂,還為我寫了指法表,我也試吹了他的樂器,我們相談甚歡。漸漸的,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在他的時間軸裡,印度已經成為要回來的地方,而非要前往的地方。

        至於那邊才是流浪、旅行?那邊才是原來的生活?如恆河裡生與死的界線,已經模糊了。














---
    

    




延伸閱讀:
地之角/Hostel  相片集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shenstudio&book=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船橋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