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直書與橫書間的逆時針90度,旋轉四分之一周之後的微妙差異。
---
行間筆劃風景
---
橫書,中國蘇州。
某年我在蘇州一家小書舖買了本簡體書,是岩井俊二的《關於莉莉周周的一切》,在台港則中譯為《青春電幻物語》。當時此電影小說在台灣尚無繁體中譯本發行,所以即使是簡體版我也非常樂意一讀,那電影印像中的青綠歲月深刻依舊,於是就在蘇州買了這本來自天津某出版社的簡中日文翻譯小說。
蘇州、天津、簡中、日文翻譯,當時幾層的文化轉譯突然引發我的思緒,從岩井俊二的腦波到我手中簡體橫書的小說,是遠道而來,不過終究到了亮晃晃的紙上還得讓我這個台灣人再一次的翻譯,才得咀嚼入味。步出書店在街邊一處長凳坐下,欲先睹幾頁為快,讀了幾行便覺有些憋扭,原來簡體不是最大問題,橫書向右才是疙瘩所在。日常接觸簡中的機會漸多,閱讀已不成困難,但橫書向右的瀏覽方式已讓我牢牢固定於電腦螢幕中,網路文字與圖像皆如畫素閃爍之輕浮,對我來說那並不適用於紙上,習慣與成見使然,若是中文印刷書籍,我仍偏好直書跳左換行的閱讀走向,心思如油墨也隨之沉寂安定。其實繁簡中文書寫方式不同已有大量正反意見支持,我無意加入論證行列之中,但若以移動空間感受而論,倒有另一番聯想。
橫書,字與字平行並排,至鄰字方向猶如傳遞物件予身旁他人,字句成排行列於空間中。若以人在地表的旅行移動類比,文字隊伍蠕動爬行,猶如中國鐵路四通八達,在上海車站也可購得火車票前往烏魯木齊,故事篇章則向四面八方擴散。橫書向右閱讀如自有動力般挺進前行,情感激進卻顧慮欲振乏力。直書,眼光順著地心引力下降,視線不費餘力的從容滑落句尾,閱讀只是觸摸樓梯扶手般輕鬆,向左換行時則迴轉再下降一層。字尾接字頭的堆疊,亦如台灣小島的窘境,世界地圖上指尖大小的面積,加上中央山脈居中坐陣,島上鐵道只能勉強環繞一圈,縣份與縣份上下交壤,八堵到高雄、台東到台北,台灣人已擅長南下北上的垂直線性移動,方向乏味的只剩順行與逆行,當人身處彈丸之地就不得不往天空伸手、向地底挖洞,以彌補水平腹地的不足。當然繁簡的書寫方向與兩岸地理無關,那只是我人在異地套用空間語詞的旅行遐想。
後來,我又在蘇州的連鎖咖啡店讀起莉莉周周,與台灣同品牌的店裡裝潢陳設非常熟悉,不過手中的日本故事還是橫書的簡體中文。當我遊歷小說情節時,耳邊傳來一對小情侶的中文對話,語調滑軟優美,不知是蘇州話還是上海話,雖是方言但亦能略懂部份,而他們正討論著台灣的種種,不知身旁有位台灣人正側耳偷聽。這是我首次到中國旅行,原來旅行時聽得懂旁人的語言是這麼一回事,那可不只表面的影像衝擊,從肚裡吐出的無形語言將指向更深的文化底層。眼中的簡體中文與耳旁的北方吳語皆如俄羅斯方塊,轉至正確方向即可消除各形各狀的稜角,若非來自同根文化,我並無此能耐。
根據岩井先生指示,乙太是情感的傳播媒介,莉莉周周是乙太的使者,主角崇拜虛擬的形象,使用轉譯的語言,是為了透過第三者釋放心底的陰翳。
繁體直書與簡體橫書字裡行間本質相同,只是不同方向與樣貌的形變,如同台灣人說台灣話、蘇州人說蘇州話,不同的音調起伏給人不同的聽覺感受,如果不論語意,將是空間中音波的各異形狀。就如同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繁簡直橫就只是筆劃風景。不過當我背負固有文化包袱旅行於此時,習慣宛如成見,讓我不得不用另一個方向來閱讀中國。相當於直書與橫書間的逆時針90度,旋轉四分之一周之後的微妙差異,在台灣與中國間旅行的細膩糾葛,無關是非,純屬巧妙不同。
---
直書,台灣台北。
「網籃游,球球泳,場場池。」三言詩,意在描述旅行遊歷須如漁網竹籃交織般細膩觀察,如圓球體般八方肆意滾行流動,那麼身處任何場所皆如池中魚般快意自然。
---
本作品刊登於hdM哈設計第四擊哈專欄(July,2011).
留言列表